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委員李小琳女士參加會議。
據了解,李小琳委員今年共提交了4份提案,內容涉及能源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發展集中供熱改善大氣污染、協同行動突破海上風電發展瓶頸、通過整體上市規范央企管理運作等。以下為其二。
熱電聯產是先進的能源利用形式,是防治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據測算,熱電聯產與熱電分產相比效率高30%,集中供熱與分散小鍋爐供熱相比效率高50%。眾多小鍋爐幾乎沒有減排措施且低空排放,熱電聯產采取脫硫、脫硝、除塵且高空排放,煙塵、二氧化硫可減排90%以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可減排40%以上,有效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根據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發布的數據,目前全國在役工業燃煤小鍋爐超過60萬臺,還有大量的分散供熱取暖小鍋爐。工業鍋爐排放的煙塵和二氧化硫分別占全國總排放量的41.6%和22.2%。如果能以高效集中供熱替代小鍋爐,每年可節約標煤6300萬噸以上,相當于“上大壓小”關停800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正好與我國已成功實施的火電機組“上大壓小”節能效益規模相當,而減排效益則會更大。
一座大中型熱電廠即可有效覆蓋一座中等城市的熱用戶。近年來,隨著長輸熱網(供熱半徑遠大于現行國家標準)技術不斷進步和成熟,熱網壓降、溫降及總質量損耗均優于常規設計標準,有效供熱半徑已普遍達到20公里以上,為滿足分散熱用戶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十二五”期間規劃拆除小鍋爐5萬臺,但部分地區執行力度不夠,甚至還有新的小鍋爐不斷投入使用,“十一五”及“十二五”10年內小鍋爐數目未減反增10萬臺,嚴重影響高效集中供熱對防治大氣污染潛力的發揮。
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小鍋爐關停和散燒煤控制力度。參照火電機組“上大壓小”政策,分解下達各地區關停小鍋爐的指標,與新上熱電聯產項目掛鉤。在各地主城區和新型“城鎮化”示范區設置“禁煤區”。
二、實施小鍋爐關停綜合激勵政策。包括提供關停財政補助,開展關停容量(用煤量)指標有償轉讓和污染物排放指標交易。
三、加大能源利用和環境容量指標考核力度。在“十三五”能源規劃中,將集中供熱普及率、發電和集中供熱用煤占比等指標作為重要的約束性能源利用考核指標,同時實施環境指標考核倒逼。
四、修改供熱半徑國家標準。根據技術發展實際情況,可予以大幅提高。
五、積極推廣有利于熱力用戶開拓的管理模式。實施城市熱力整體規劃,在供熱有效半徑內,實行熱源、管網、換熱站一體化直供到戶的供熱管理體制。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